close


哇!轉眼之間,活動已只剩下一個禮拜了@_@~

現在的心情,彷彿是當年高三的時候,參加聯考前夕,大考檢驗在即,但是書還有一堆沒唸完般的焦慮!沒辦法了,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的,接下來的這個禮拜就多多加油吧!

本週南部的天氣狀況不是很好,受到莫蘭蒂颱風影響,雨一直下到週五。所以我的運動還是以雨天備案的游泳為主,偶爾天氣還OK就出去騎個幾圈。週日又做足了鐵人三項運動的距離。整體來講,運動量雖沒有減重初期那麼精實,但是也還維持一定的水準。

不過,本週遇到三個大魔王。
週一出差台北,中餐吃泰國合菜,天呀,酸酸辣辣的,我已經很克制了,同事之間,我吃的飯最少,只有1又1/3碗,還是小的碗。
週三晚上為了慶祝同事新居落成,大夥兒在那裡舉辦個晚餐宴,晚餐有烤鴨、蔥油餅、餡餅、花枝丸、小管、煎餃、水煎包、韭菜盒、蝦子、蚵仔煎、滷味若干等等,啊!怎麼辦,我又淪陷了!Orz
禮拜六公司舉辦旅遊,白河吃蓮子大餐,再到關子嶺泡溫泉,晚上則是甕仔雞大餐,我自首好了,這一週光這三個魔王,我想應該會被劃好幾個XX吧!x_x
不過安慰一下自己,平時的飲食控制倒是做得還算確實,不然天天暴走就太離譜了!

關於單車,我同時擁有公路車與登山車,我覺得各有不同的樂趣。

和許多人一樣,我的第一台萬元級高級車是單避震的登山車。
第一次接觸萬元級的單車,很多人的感覺跟我一樣,看,這車怎麼這麼好騎?彷彿雙輪可以就這樣永遠轉動下去!
我的登山車是07年的Fuji Tahoe V,我稱之為「黑輪」。
會選擇單避震登山車,是一種多方面的妥協,也可以說它的功能十分「全面性」。
而26"登山車外胎的選擇十分多樣化,原廠小八胎可以跑跑簡單的Off Road,換過防刺胎後鋪裝路面的表現也很不錯,即使是鋪裝路面騎乘,遇到路面不佳不需花太多精神在操控上,簡單來講,騎乘它能給我在「精神上」極大的放鬆。
登山車的大齒比範圍設計,降低了許多初學者的門檻,可以更輕易的攻略山路。
雖然我已不敢自稱菜鳥,但是現時以黑輪騎乘壽柴山時,卻多了分氣定神閒,要快一點、喘一點練點心肺功能、肌耐力也可以,輕檔踩踏慢慢以8-10km/h看風景上坡也無妨,登山車就是給我這般隨心所欲。
08年,黑輪更加上了貨架,搖身一變,成為旅行車,伴我單騎環島。

我的公路車「小紅」,車架是車店車友,素有「松果」之稱的「老大」贊助我的!
整車是從我的第一台公路車,改裝的Giant老鋼管學生公路車Roadace移植零件過來的。
這台車,前前後後,弄了好幾個月才定型。雖有許多熱情車友贊助,但也讓我出走了不少小朋友。不過,目前的狀況極好,讓我能倚賴它進行舒服的運動。
說實在的,公路車真的沒有登山車舒服,剛開始騎乘更因為姿勢不夠正確或使用沒用過的肌群,可能導致酸痛。
而且,相較於登山車,它在駕駛上更顯得需要聚精會神,不僅要留心路上的坑洞,煞車方面C夾的制動力也遠不及V夾。
不過,在鋪裝路面上,尤其狀況良好的柏油路,公路車更是壓倒性的省力好騎。
力量的傳導確實,輪胎的滾動阻力小,輕輕一帶速度就能維持,有著「貼地飛行」的快感,這跟騎乘登山車,是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汗顏的是,自從08年以登山車黑輪環島後,我就沒再單日破百過了-直到公路車的出現。
公路車,更陪伴我挑戰今年的花東380、車店相約的199+200環恆春半島等~
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,即使是登山車,也大多拿來跑鋪裝道路,以致很多人會說,那為何不騎平把公路車?
不過,登山車雖然比較重,但是相對的卻是比較舒服。即使是1.5的細防刺胎,也足以應付許多較差的路況。
更何況,你也可以說它進可攻-巧克力胎走入山林,退可守-光頭胎走鋪裝道路。大齒比範圍更是輕鬆爬坡的好朋友。
而公路車,雖然很多人都說台灣的道路不好,不適合騎乘公路車。但是小弟切身之例,倒覺得還好哩!
在鋪裝道路上騎乘遠路程,聚精會神快速地移動,扎實的踩踏化做速度,卻是登山車所難望其項背。
有人認為騎車休閒就好,但也有人想要趁機貪心一些多運動點,而我呢?則是看心情哩!
我的兩部車,可以說都是「入門級」,黑輪是整套Deore,小紅則僅是9速105。

貪心的我,很享受這兩種車帶給我不同的騎乘樂趣哩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otbicycle01 的頭像
    hotbicycle01

    hotbicycle01的部落格

    hotbicycle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